不出意外,值此二战胜利80周年之际,日本又开始搞事了。
7月8日,正值日本德仁天皇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,他特意前往乌兰巴托郊外,向一座“日军战俘纪念碑”敬献花篮。
值得特别指出的是,这些被纪念的日军战俘,均为二战期间日本侵略军的一员,实质上都是战争罪犯。
回顾二战时期,日本在中苏边境和中蒙边境与苏联爆发了一系列军事冲突,诸如大家熟悉的张鼓峰事件、诺门罕战役以及著名的八月风暴行动等。由于自身实力有限,日本在与苏联的对抗中长期处于下风,屡战屡败,最终导致大量日军被俘。
展开剩余86%尤其是在八月风暴行动中,苏联出动百万大军挺进东北,像猛兽般摧毁了日本的关东军,俘虏日军数量高达60万之多。
二战结束后,这些战俘大多数被遣送到西伯利亚荒原挖掘土豆,另有数万日军被派往蒙古国进行矿山劳作。
众所周知,当时在苏联手中做战俘是一件极其艰苦的事情,尤其是远东地区的日本战俘。他们不仅面临恶劣的生活环境,还被迫充当廉价劳动力,干着各种艰苦繁重的脏活累活。虽然相比日本军方对待战俘的非人待遇,苏联的条件稍显宽松,但依旧让许多战俘的身体不堪重负。
据统计,在蒙古国劳改的日本战俘中,有超过1600人因劳累过度、营养不良和疾病死于异乡,未能返回日本故土。
对此,日本方面一直耿耿于怀,渴望在蒙古国修建一座纪念碑,缅怀这些死于异国的日军战俘。只不过由于蒙古国长期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,最初并未理会日本的请求。
直到苏联解体多年后的2001年,随着蒙古国与日本交往日益频繁,蒙古国才终于在乌兰巴托郊区建起了这座日军战俘纪念碑。
客观来说,鉴于日本侵略者在二战期间犯下的累累罪行,这座纪念碑的存在本身就极具争议,甚至不应当存在。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,日本天皇竟然还光明正大地前去献花,而且选择了二战胜利80周年以及“七七事变”纪念日的次日这样极具敏感性的时间节点,这无疑令人联想到其背后的深意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绝非日本首次如此操作。早在明仁天皇在位期间,他出访时就经常顺路祭拜二战日军亡灵。比如2016年,明仁天皇访问菲律宾时,曾向当地“菲岛战殁者之墓”献花。
此外,近来德仁天皇也曾访问广岛、冲绳等多个二战战场地。
对于天皇的这些举动,日本方面通常辩解称这是纪念战争中逝去的生命,借此反思战争,促进和平。然而,明眼人都能看出,日本天皇真正纪念的只是日本军人,而那些在战争中无辜受难的亚洲民众,根本没有被放在心上。
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不仅毫无战争反思与和平推动的诚意,反而再次伤害了二战受害国的人民。尤其是在二战胜利80周年这样关键的历史节点上,这种行为更像是一种败战国对战胜国的挑衅,是对二战失败结果的否认和不甘。
因此,这件事情无疑令中国民众极为愤怒。
当然,引发中国不满的,绝不仅仅是日本,还有蒙古国。毕竟事件发生在蒙古国境内,而且是在日本天皇国事访问这样的官方活动中,蒙古国理应承担一定责任。
据了解,此次日本天皇访问蒙古国,是史上首次,访问时长长达八天。通常像如此规格的官方活动,日方行程都会提前拟定并报备蒙古国,以方便其妥善接待。
所以,日本天皇去献花这件事,蒙古国肯定是事先知情的。更准确说,若无蒙古国支持,这事根本不会发生。毕竟连这座“日军战俘纪念碑”本身,都是蒙古国修建的。
若从小处看,蒙古国这无疑是考虑不周,伤害了中国邻国的感情;但从大处讲,则是在无视历史事实,否定二战胜利及战后国际秩序。
蒙古国或许会辩解称这与他们关系不大,毕竟当年日本投降时,蒙古国尚未独立成国,国家之间更注重利益而非感情。
确实,蒙古国近年来与日本关系日趋紧密,受益颇多。
例如2022年,双方建立了“特殊战略伙伴关系”,并签订了涵盖军事、政治、经济等领域的十年合作计划。2024年,蒙古国作为日本“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”计划的合作对象之一,和菲律宾、印尼、吉布提共同获得了日本价值50亿日元的装备援助。
俗话说,吃人嘴软,拿人手短,蒙古国得到日本的诸多好处,理所当然会对日方有所迎合。但问题是,中国给予蒙古国的支持远超日本。
众所周知,中国如今是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且优势明显。根据蒙古海关总署数据,2024年中蒙双边贸易额约达190亿美元,占蒙古国同期外贸总额274亿美元的七成以上。
尤其在出口方面,蒙古对华出口占比高达91.3%,换句话说,过去一年蒙古几乎完全依赖中国市场,是蒙古国的衣食父母。
因此,即便单从利益角度出发,蒙古国选择支持日本而伤害中国,无疑是极其不明智的举动。
即便退一步,蒙古国财力宽裕,有骨气宁愿放弃中国市场与日本合作,也极不现实。
蒙古国的地理位置极为尴尬,作为一个内陆国家,不仅远离海洋,而且仅有中国和俄罗斯两个邻国。
这意味着蒙古所有的对外通道,均由中俄控制。只要中俄一不同意,蒙古国连一克矿石也无法出口,外部的弹药和物资也无法进口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不管蒙古愿不愿意,都只能和中俄打交道,与日本合作根本不切实际。
而在中俄两国中,中国显然是蒙古的最佳选择。
因为俄罗斯和蒙古都是资源型国家,根本不缺蒙古的矿产资源,甚至是竞争对手;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资源需求国,能够为蒙古提供稳定且庞大的出口市场。
综上所述,无论从情理还是现实利益考虑,蒙古国都不应为了讨好日本而得罪中国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